首页 > 研究成果 > 时事评论

朱建荣 | 美国近期会在南海挑事吗?

2020.08.12

unnamed.jpg

作者:朱建荣,国观智库特约研究员


这几天东京盛传“815”后中美之间可能发生新的危机。著名评论家高岛康司8月9日在他的专栏里写道:特朗普目前对华极限施压,甚至不惜造成军事冲突,大背景是中国崛起,但最近一段时期几乎每天翻花样,挑战中国底线,其直接原因就是离大选已经不到90天,而民意调查显示支持率远低于对手拜登。因为选情告急,大逆转必须有“非常手段”,他预测,如果预定在8月15日前后举行的中美贸易谈判一旦决裂,前景不堪想象。另一位原联合国调停官岛田久仁彦也于同日预测,美国近期最有可能在南海挑事。


那么,今后几十天内,美国可能会有什么“非常手段”?我联想到的是56年前发生的“北部湾事件”。


1964年,与2020年一样,也是美国大选年。前一年底肯尼迪总统遭暗杀,约翰逊副总统继任,但知名度低,人气和各大报报道的支持率远不及对手。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是,同年8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其结果,约翰逊在三个月后的大选中戏剧般大逆转获胜,从今天看,中国现代史的进程也可能因这一事件而发生了扭转。


这段历史很多中国人记忆犹新。1964年6月,约翰逊总统任命主张越战升级的威廉•威斯特摩兰将军指挥驻越美军,次月,驻南越美军人数剧增四分之一。7月31日,南越炮艇突然炮击北越北部湾的两座小岛,8月1日,美海军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宣称执行“水文地理研究”任务闯入北越领海。8月2日,马多克斯号声称在距海岸30海里的国际水域遭到北越鱼雷艇袭击,4日,再次报告该舰与另一艘增援而来的驱逐舰受到攻击。不到24小时后,8月5日,美国出动大批军机突然猛烈轰炸北越,国防部長麦克纳马拉当晚宣布增兵越南的六点计划,越战由此全面升级。


8月7日,约翰逊总统发表电视讲话,闭口不谈这两艘军舰为何去北越近海,而只说美舰在公海遭到北越攻击,“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同日,美国众议院全票、参议院仅2票反对通过了“东京湾(北部湾)决议”,授权总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使用武装部队——去援助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国”。此后,美军全面参战,“南打北炸”,最多时派兵50万人以上,中国为了抗美援越,也先后派遣32万军队换装进入北越。二战后最大的一场热战一直打到1975年,以北越统一南方告终。


越战结束后,美越双方组织过多次联合调查,没有找到越方主动攻击美舰的任何证据。从常识看,几百吨位的越共小鱼雷艇攻击几千吨的超级大国先进驱逐舰,实在匪夷所思。但在1964年当时美国当局一片被攻击受侵略的喧嚣声中,常识不存在,质疑不允许,谎话说一百遍成了真理,美国的话语权决定了一切。而“北部湾事件”最重要的结果是,约翰逊在同年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中以压倒多数选票获胜。


我在日本出版过一本《毛泽东的越南战争》(东京大学出版会,2001年),介绍了当时中国对“北部湾事件”感到震惊的程度。同年上半年起,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中央办公厅召集了各领域专家,还组成了一个骑兵连,计划去大西北考察,出发日期定在8月10日。毛本人则一直在训练骑马,骑的是一匹白马。8月5日晚,接到美军轰炸北越的紧急通报,6日清晨6点,毛在预定当天发表的关于越战的政府声明原件上写道:“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纂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收录毛该批语,加注释:“可能指毛泽东原计划骑马沿黄河考察的行动”。如果没有发生“北部湾事件”,毛泽东花长时间去考察了大西北,之后的中国现代史是不是会被改写?包括文革在内,会如何走向?历史轨迹有时候还真可能因为某个事件而发生改变。


到了2005年,美国一份解密文件终于揭示了事件真相:1964年8月2日那天,并没有任何北越舰艇攻击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舰长声称舰上的声呐探测到了敌人发射的鱼雷,事后才知道是因为“声呐发生故障”。至于8月4日的北越第二次“攻击”,原因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破译了一个北越人民军的无线电暗号,其中“我们牺牲了两名同志”一语被该局翻译成“损失了两艘舰船”,由此“判定”北越海军袭击了美军舰队。


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误炸”,事后美方解释是因为“用了旧地图”。人们不禁要问,在内政外交的节骨眼上,为什么超级大国美国最精密的战争工具“往往”发生低级的常识性错误?美国一直炫耀对军队、军事行动的“文官控制”,但当内政外交利益需要军事力量“稍微推动一下”之时,为何“文官控制”会突然“失灵”?究竟是不是为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择手段,而在达到目的效果之后,再找个具体的技术性理由做搪塞诡辩?


56年前美国大选年发生的北部湾事件给今天的启示是,总统大选之前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在职总统选情告急之时。


而一旦紧急状态发生,尤其是冲突如果出现在与“假想敌国”之间,美国现职总统可以动用所有大权应对,而美国舆论又会反复炒作,形成爱国主义的大合唱,结合今天形势,就是出现为了“美国第一”不容任何质疑的一边倒情绪。这正是执政者求之不得的。


时至21世纪的今天,美国难道还会重复使用这样的旧套路么?花样当然会翻新,美国当局中不乏翻出异想天开新花样的精英。而“北部湾事件”当中的一个手法将会被延续:既故意挑起(或“制造”)对方激烈的反应,然后,以美国控制的“话语权”裁定是非,以美国的“正义”进行讨伐打击。美国是民选总统,当局在采取重大行动前还是需要炒作说服大众的理由,最好的理由当然就是对手竟然挑衅超级大国,不把美国放在眼里。


这个夏天,美国两个航母舰队频频在南海演习,这难道不使人感到异常么?是不是在做局挖坑或故意激怒对方,诱导中国做出激烈反应?以目前形势和力量对比,美国贸然攻击我国南海人工造岛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国内说不过去,盟国也未必赞成。但如果中方的应对被对方找到了借口,那么美国是一定会给你发哀的美敦书的。


南沙诸岛是我国领土,如何驻军管辖与别人无关,也不怕威胁。但非常时刻还是要有非常警惕,因为对手可能不按常理出牌。中国政府至今为止有定力有实力地沉着应对,令人放心,同时还是想要多说几句。


一则,对对方碰瓷的各种无赖手段要有尽可能多的预判,并制定应对预案。我们肯定会严格规定第一线飞机军舰的应对,但有时候,寻找过于机械性反应可能导致的死角,也许也在习惯于拍摄好莱坞大片的对手做局的思考范围之内。


二则,美国掌控着引导世界舆论牵引凡人思维方式的话语权,对此不可低估。新冠病毒的国际舆论战,哪怕是中国被骂了十句以后骂还一句,也会被说成是“战狼外交”,百口莫辩。一旦南海等地发生“偶发事件”,美国先声夺人恶人告状,等到他把国会决议通过了,盟国跟上贼船了,你再“澄清是非”,已经晚了。就像1964年“北部湾事件”的真相,要过了40年才能得到澄清。中国对于西方记者还是有些过于防范,在关键时刻,更要用好他们,平时多沟通吹风,紧急时更要为他们提供去第一线采访的便利。


这几天我们在日华人学者议论,总觉得这段时间里中国有点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对方挖坑,我们一次次小心翼翼地绕过去,对方再挖,我们再绕。是不是可以不是在对手设置的角斗场,而是在有利于我国的别的地方或领域另辟战线?在对手瞄着的南沙人工岛,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打一张出其意料的牌,当初中方宣布过,将把南沙诸岛部分职能作为公共产品提供给周边各国共享,现在让各国中小学生上岛体验南海风情,共同提高环保意识,邀请各国水文渔业乃至信息网络专家登岛做共同研究谈合作,是否正当其时?


我倒不认为特朗普总统已经铁了心不计后果铤而走险地想大打一场,从他在香港台湾问题上看似气势汹汹但又避免正面对决的姿态来看,我判断他主要还是想制造一些可控事端,有利于大选翻盘。但又要看到包括蓬佩奥等在内的保守精英层,他们未必是真心为特朗普助选,而是出于各种目的,今后一段时间内会利用其权利继续对中国步步紧逼,貌似在帮特朗普,更有可能是在高级黑。


现在更需要同美国总统本人直接沟通,不一定等“应约”通话,除了私下找渠道,还可以正门进去递话,甚至可以公开喊话,希望与特朗普共同尽责,防止中美关系自由落体下降并维护世界和平。黎巴嫩首都大爆炸后,法国总统马上与老特视频对了话,我们也可以学学,就朝鲜半岛等重大问题好好聊聊。


我们尤其应该让现任美国总统及其幕僚知道,1964年时,约翰逊政权也是认为稍微玩玩火,事态可控,不料后来泥潭越陷越深,最后成为二战后美国走下坡路的起点。而中国既不是前苏联,更不是越南。


现在已经是21世纪,我们不能再像56年前那样让狂人为其阴暗心理和肮脏目的而被押上全人类的命运。今后三个月的应对不仅对于中美关系而且对于全世界都至关重要。乱云飞渡,需要定力从容,有时更需要逆水行舟,抓住时机出手,主动引领大局,边摸索边学会做真正的世界大国。锦囊妙计应该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智慧里。


时事评论

马晓野 | 防止中美战略误读、不要忽略细枝末节——对“竞争”词义的辨析和思考

活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