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观智库成立以来的首位外籍访问学者、日本原财政副大臣远山清彦完成独立报告《日本政治形势分析及对中日关系改善的影响和建议》,对日本的选举政治和国内形势、中日关系现状及如何改善等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本文视角独特,从一位日本政治家的视角和经历出发,在经验和教训中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对当下的中日关系有一定启示作用。
作者:远山清彦 日本原财政副大臣
前言
笔者于2001年7月当选日本参议院议员,2010年4月转到众议院后首次当选,直到2021年2月辞去议员职务为止,作为公明党所属的国会议员在日本政界活动约20年。曾在小泉内阁时期担任外务大臣政务官,安倍内阁时期担任财务副大臣,积累了政府实际业务的经验,同时具备众参两院的议员经验、执政党和在野党的议员经验、选举落选后的“浪人”经验(1年零8个月)。此外,笔者还一直致力于外交工作,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就职典礼上担任首相特使,累计访问约70个国家,努力加强日本外交。曾对最重要国家之一、与日本一衣带水的邻国中国进行了20次以上的访问。辞去议员职务后,从2023年8月开始,笔者在国观智库担任访问学者。
笔者撰写此文的目的是从其立场附带的独立观点来分析日本当今政治形势,并探究其对日中关系的影响和改善关系的路径。在成为政治家之前,笔者也曾在英国取得和平学博士学位(Ph.D, University of Bradford) 并担任过大学教师,因此有学术研究者的一面。希望读者事先理解,这是活用了上述20年间作为议员的政治经验后的研究论考。
日本政治基本结构
a.日本议会内阁制特点
为了正确理解当今日本政治中发生的事情,必须先了解1945年后日本政治的基本结构。1890年,日本在东亚国家中首先开始了学习西方现代国家体制。最初,在君主立宪制下,于天皇之下设立帝国议会,主要采用以英国为模型的议会内阁制。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在美英为中心的联合国占领下进行各种改革,在新的日本宪法下转向立宪民主制。这是以宪法为最高法规的民主主义制度,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为国会,行政机关是内阁,与战前相同,主导日本政府的是内阁首相。
日本新宪法的三大原则是:(一)主权在民;(二)尊重基本人权;(三)和平主义。前两条可以说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原则,第三条的和平主义在此后长期成为争论焦点。这是因为规定了和平主义的第9条,从表现上可以解释为否定了联合国宪章保障各加盟国自卫权的内容。在冷战中,日本成为美国同盟国,日本国宪法也确立了(与个人正当防卫权一样)没有否定个别自卫权的解释,设置了作为行使自卫权实力部队的自卫队。(关于联合国宪章保障的集体自卫权,2014年确立了仅在日本个别自卫权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才能允许行使的解释)
和其他现代民主国家一样,日本的权力被分为三个部分,即立法部(国会)、行政部(内阁)和司法部(警察和法院)。但是,日本的统治体系与美韩等国的总统制不同,与英国类似,采取了立法部和行政部重合的模式,内阁首相和其他阁僚几乎全部从国会议员中选任。当然,也有民间人士被选为阁僚的特殊案例。
日本还具有与英国不同的特征——两院制议会中两院的权力基本平等。在英国体系中,虽然设有平民院(House of Commons)和贵族院(House of Lords),但实际权力由前者掌握,终身任期制的贵族院没有选举,不能行使代表民意的权力。但在日本,众议院和参议院都有定期选举,可以代表民意行使权力。而且,立法部行使法律制定权时,虽然众议院在预算相关法案和外交条约上有优先权,但其他所有法律的通过,参议院都享有决定权。
这个日本独有的特征在政治上的意义是——为了在日本长期担任首相,必须在10年间平均实施6次的众议院总选举和参议院常规选举中获胜,首相率领的执政党必须维持过半数的席位。1945年以后, 除了个别首相(佐藤荣作、中曾根康弘、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以外,长期政权难以安定化的根本原因其实就在于该选举制度。换言之,不擅长选举的日本首相根本不可能长期在任。
b.日本选举制度和首相任期
日本的选举制度经过几次改革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了。现在,日本的选民在每次国政选举中都要投出2票。定数465人的众议院是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选民选择小选举区的候选人和比例区的政党。众议院总选举按规定是每4年实施一次,但由于当时政局的情况,有时会提前解散,大概平均每3年进行一次。
参议院则是每3年对245名定员中的约半数进行一次改选。在这里,选民也要出投2票。(参议院选举的比例区不仅可以是政党,也可以是候选人名称)。因此,以10年区间来看,众议院选举有3次以上,参议院选举有3次。为了稳定政权实现近10年的长期化统治,需要在6次国政选举中获胜。
无论谁是首相,这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在笔者担任国会议员的约20年间,除了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以外,其他所有首相都在约1年时间内下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领导人看来,会形成“还没记住名字,日本领导人就发生变化”的事态,这对于重视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外交战略来说是明显的负面影响。在这样严峻的条件下,自民党仍能在日本内阁中形成长期统治,殊为不易。
c.自民党的强弱
关于日本政治,国外研究者经常提到的问题之一是:“在选举如此频繁、政党众多的日本,为什么自民党几乎总能执掌政权?”因为自民党在选举中很强势。现在,自民党所属议员在众议院有260人,在参议院有112人,在两院维持着第一大党的地位,但其在参议院的议员没有过半数。
在日本,关于选举的强弱,存在着“3班”这个词。即地盘、钱包、招牌。地盘是指“选举区内的后援和支持者组织”,钱包是“选举资金”,招牌是“知名度和人气”。
自民党从创立之初就开始在各选举区发展地方议员人脉网和后援会组织,选举资金也比其他政党丰富。由于世袭议员较多,不少候选人的知名度和人气较高,比如小泉纯一郎、岸田文雄、河野太郎、林芳正等。与2009年始只执政了3年的旧民主党(现在分裂为立宪民主党和国民民主党等)相比,自民党在上述3个条件中都处于优势地位。
需要留意的是自民党单独政权在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就难以为继。自民党在1993年8月成立的细川政权中下野,之后在回归政权时,不是单独组阁,而是通过与其他政党建立联合政权来维持其执政党的地位。1998 年以后,自民党和公明党的联合政权一直运营至今。自民党和公明党是相互独立的不同政党,在理念和政策上原本就有一定距离,但在共同执掌政权的过程中,确立了在其他国家很难看到的稳定的政策协调机制,并且成功地构筑了选举时的牢固合作体制,一直持续到今天。
d.联合政权的崛起:公明党的存在
笔者作为公明党党员和国会议员频繁访问美国国会时,美国一位议员的发言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对我们来说,公明党是日本政治的黑匣子。”正因为是黑匣子,其内容很难向外人公开。公明党也已经是日本政治的重要存在,但很多人仍然不知其作用几何。
为了理解1998年以后的日本政权,对公明党的理解不可缺少,这种理解对中日关系也有重大启示。公明党成立于1964年,是由日本最大的居家佛教团体创价学会创办。公明党以实现非右翼、也非左翼的中立政治为目标,有很强的重视社会保障、教育、环境问题对策的倾向。与自民党联合执政后,作为执政党在采取现实应对措施的同时,也对时有右翼倾向甚至不断加强这一倾向的自民党有“刹车作用”。
公明党的创立者池田大作(原创价学会会长,2023年11月去世)与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代中国领导人进行过深入交流,在公共外交领域为加强中日友好关系做出了杰出贡献。受此影响,公明党一直视日中关系为最重要的外交活动,现任党首山口那津男也与习近平主席进行过多次直接对话。
如今,公明党在国会中拥有32名众议院议员、28名参议院议员,内阁中常保有1名大臣、3名副大臣、3名大臣政务官。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参议院不能维持单独过半数议席的自民党来说,公明党的议席至关重要。此外,公明党在全国拥有约2900名地方议员 (都道府县议会议员及市区町村议会议员),对各选举区结果保有很大影响力 (自民党约3500人) 。公明党因其强大的“草根影响力”,保证了自民党和公明党联合政权的长期化。
e.政权交替与日本外交
想要推翻自民党和公明党联合政权的日本在野党势力,在旧民主党政权崩溃的2012年以后一直缺乏团结。除了第一在野党立宪民主党以外,还有日本维新会、国民民主党、日本共产党等政党,但在选举和国会的政策调整上并不团结一致,目前有可能实现政权交替的有识之士并不多。但考虑到岸田政权的支持率处于历史最差的低迷状态,仅从这个数字来看,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政权交替的可能性。
政权交替不会让日本的外交战略产生根本性变化。无论是非自民党政权的1993年的细川政权,还是2009年的鸠山政权,刚上台时都华丽地提出新的外交政策,但最终都沿袭了自民党政权的基本外交战略。鸠山当初在冲绳美军基地问题上采取反美立场,但最后也转变为重视日美同盟。其原因是在日本最重要的国政选举中,外交课题很难成为最大的争论点。旧民主党政权时期,下野的自民党强烈反对内阁政权推进TPP(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而在其2012年回归内阁后又转为强烈推动,尽管特朗普政权最后退出,也没有影响日本继续主导。
“如果外交政策像猫的眼睛一样来回变化,将折损国际信誉进而损害国家利益。”这一认识超越了执政党与在野党,被日本政治家所认同。另外,也不能忘记此前提到的日本外交官僚的行动。笔者曾在小泉政权下担任外务大臣政务官1年,深感日本外交的基本战略正是由一批精通外交的政治家和优秀的外交官僚才得以保持连续性。
现代日本政治课题和岸田政权展望
a.少子高龄化·人口减少·人口过少化
日本现在面临的课题很多,但是急速的少子高龄化和人口减少,以及因此引发的地方人口减少的问题很深刻,许多国民都对此抱有极大担忧。日本的出生率为1.39,人口从2008年的1.28亿人的高峰持续减少。到2023年, 新生儿数量为75.8万人,而死亡人数为159.5万人,自然减少了83.7万人。不久的将来,年自然减少人数预计将突破100万人,2050年总人口数预计约为1亿人。与此同时,地方人口过少化也在发展。根据最近的统计资料,东京、大坂、爱知、神奈川、冲绳以外的地方自治体的人口减少趋势没有减缓,地区振兴也成为重大政治课题。
对于这个问题,岸田政权提出并推进了以扩充儿童津贴、奖学金和减轻生产育儿成本为支柱的“异次元少子化对策”,但受到晚婚等问题的影响,效果大打折扣。接纳增加外国劳动者在政策上的重要性也在加强,但由于日元贬值影响,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下降,能否按照政权所希望的推进还不明朗。
b.物价上涨和人手不足
日本曾经是世界上物价水平最高的国家,但由于长达30年的通货紧缩和最近日元贬值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中已处于低水平。但由于乌克兰局势恶化导致能源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等原因,日本的物价还在上涨,2023年CPI比 3年前上升了5.6%,国民也要求岸田政权采取应对措施。
以岸田政权和经团联为首的日本经济界推进了工资上涨,2024年春实现了33年以来首次高水准的5.5%以上的工资上涨率(大企业)。另一方面,劳动市场在少子高龄化的背景下,制造业、土木建造业、护理等行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2024年1月的数据调查显示,52.6%的日本企业认为劳动力不足成为重要问题,然而解决起来并不容易。
一个解决方法是增加外国劳动者。截至2024年1月,日本国内的外国劳动者人数为204万人,创历史新高。从国别来看,越南、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缅甸人数较多,但这204万人在日本生产年龄人口7400万人中仅占不到3%,无法根本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c.日元贬值下的日本经济
2023年以来,日元呈持续贬值趋势。标榜摆脱通货紧缩的日本政府及日本银行受近期物价上升的影响开始着手变更利率政策。2024年3月,时隔17年后,日本央行首次解除负利率,可以视为其象征性举措。但在美国降息延迟的情况下,日元贬值倾向没有得到控制,政府及日本银行最近的汇率介入也没有达到改变贬值趋势的效果。
日元贬值也有积极效果。当前,日本企业出口剧增,丰田汽车确保了往年的最高收益。另外,访问日本的外国游客(入境)急剧增加,政府也希望将日本打造成法国这样的观光大国。
日本的股市也很红火。2024年3月,日经平均股价收盘价突破史上最高的4万日元,吸引了众多外国投资者持续跟进。外国投资在日元贬值的背景下也流入日本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也持续上升。
根据笔者有限的政治经验,在日本经济状况总体良好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政权的支持率也会上升。但与此相反,岸田内阁支持率却在不断下降,这也是现在日本政治难解的地方,这与“政治和金钱”的影响有关。
d.政治和金钱:自民党秘密资金问题
2022年7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演说中被暗杀,但在那之后,自民党中权势最大的依然是安倍派,占有岸田政权下自民党执行部和内阁的重要职位。由于2023年11月浮出水面的“秘密资金问题”,安倍派在自民党内倒台,派系被迫解散,其他派系也依次被迫解散,现在自民党内只有麻生派作为派系依然存在。
所谓“秘密资金问题”,是指派系从举办主体的政治资金派对的收入中回流了派系所属议员募集的一部分资金的问题。由于其回流资金没有记载在政治资金报告书中,“秘密资金”被坐实,引起了国民的强烈不满。由于安倍派所属议员中也出现了逮捕者,因此作为重大政治丑闻被连环报道。
岸田首相提出了严正应对这个问题的方针,但由于岸田派也被迫解散,缺乏说服力,导致舆论支持率下降。2024年4月,自民党决定处分39名议员,但在之后的补选 (东京15区、长崎3区、岛根1区) 中自民党完败,余波持续至今。
8月14日,被支持率低迷困扰的岸田首相表明不会参加下一届自民党选举。因此,岸田政权将会在9月末下台,而自民党新总裁将会在特别国会中被指名为新首相已成定局。岸田不参选的最大理由是,在下一届的众议院总选举中,如果自己作为“选举门面”的话自民党会很难获胜,这也正表明了日本政治权力的根源在于选举。
e.岸田政权的支持率低迷和后岸田争论
岸田政权支持率的低迷,可以说是日本政治史上最糟糕的。在2024年5月18日和19日实施的《每日新闻》的舆论调查中,内阁支持率为20%,不支持率为74%。另外,给执政党相关人士带来冲击的是,在各政党的支持率方面,自民党(17%)被第一在野党立宪民主党(20%)超越。
日本媒体的舆论调查中,样本数在1000以下的较多,不足以预测整体的投票结果,但可以作为把握舆论趋势的参考。因此,该调查结果充分暗示了实施选举时政权交替的可能性。
岸田首相将在9月进行政权交接,岸田之后将会是谁、新总理下的众议院选举将会在何时举行、作为执政党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能在国会维持过半数吗,这些问题现在在日本引发了热烈讨论。在以与英国类似的小区选举制为轴的日本众议院选举制度之下,作为“选举门面”的政党党首能左右胜败的说法由来已久。自民党总裁选举将会在9月27日举行,但自民党能否推举新的党首来转变局面并在下届议会总选举中获胜还不明朗。
8月14日以后,表明希望接替岸田参选的议员共有11位,为历史之最,重要原因在于前述“秘密资金”问题导致党内派系基本崩塌。要参加总裁选举,需要20名自民党国会议员的推荐,截止笔者定稿时(9月6日),确认参加总裁选举的有以下8位。
① 石破茂(67 岁、众议院当选12次、原自民党干事长、原防卫大臣)
②小泉进次郎(43岁,众议院当选5次、原环境大臣)
③河野太郎(61岁、众议院当选9次、数字担当大臣、原外务大臣)
④小林鹰之(49岁、众议院当选4次、原经济安全保障大臣)
⑤茂木敏充(68岁、众议院当选10次、自民党干事长、原外务大臣)
⑥高市早苗(63岁、女性、众议院当选9次、经济安全保障大臣)
⑦林芳正(63岁、参议院当选5次、众议院当选1次、官房长官)
⑧加藤胜信(68岁、众议院当选7次、原官房长官)
自民党总裁选举在9月12日公告后,经过15天的选战,将在9月27日决出胜者。这些过程像国政选举一样被连日报道。投票首先以自民党所属国会议员票和党员党友票同数进行,如果没有获得过半数的候选者,第一次投票中排名第一、第二的候选者将会再次进行决选投票。虽然现在无法预料谁会胜出,但在报道中“世代交替”和“刷新感”被着重强调,在国民中知名度较高的小泉进次郎和石破茂、河野太郎被视为有力竞争者。不过,无论谁成为新总裁、新首相,最大的难关都是要面对今年秋天开始的下一届众议院选举,未来轨迹还无法预测。无论如何,今年内必定会迎来日本政治的大转换期。
日中关系的各项课题
a.对中国的三个立场
笔者首次当选日本国会议员(参议院)的2001年,中国的GDP是日本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到2024年,中国GDP已经是日本的4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现在日本旁边已经过去十多年,这一现实几乎被日本国民所接受。但是,对现实的态度多种多样,如果简单类型化的话可以分为“威胁论”“机会论”和“中间论”3种。
“威胁论”认为,强大的中国会对日本的经济和安保利益构成威胁。从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到太空开发,中国技术都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作为“技术大国”已有超过日本的态势。而且,中国的市场和制造能力以十倍于日本人口的规模优势,与美国、欧盟并列成为世界三强。威胁论者高呼,“这样的中国如果以各种方式进攻日本,会带来很大的损害,日本必须从现在开始做好准备”。
<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