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5
4月11日,国观智库在京举行《“一带一路”中国海外港口项目战略分析报告》发布会,报告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运营港口的舆情环境、政治环境、安全环境和战略机遇等做了细致分析,并对下一阶段的战略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与会专家合影留念
国观智库专职研究员田秋宝代表报告课题组向专家们汇报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一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运营港口面临的舆情困境,集中反映在150多家国际主流媒体对我港口战略目的的描述——集中在“债务陷阱”、“军事目的”、“幕后交易”以及其他利益分配、劳工纠纷、生态破坏等问题上。
国观智库专职研究员田秋宝
鉴于此,国观智库在报告中首先揭示了港口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的重要而特殊的角色,并进一步说明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运营港口就是要把中国经验复制到其它发展中国家、通过港口建设和运营为对象国的经济发展赋能这一内在因素,也是最根本的经济动力。换句话说,中国对外投资运营港口首先是经济行为,追求经济利益是根本目的。
国观智库创始人、总裁任力波
报告并不讳言港口的多重功能。报告认为,中国投资运营海外港口可以实现三种功能:一是联通全球经济要素、二是促成区域产业布局、三是配合国家外交战略,由此形成点—线—面—体的区域经济网络。点,即港口,是多重经济要素的集合体;线,即是通过货运物流实现经济要素的无障碍流通;面,即是在港口地区打造并培育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强对华贸易和产业连通;体,即是将港口的经济动能融入国家战略支点体系的整体构建中,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配合,形成国家在海外的整体战略布局。
但在实际运行中,也面临多重问题。一是过于重视战略需求,忽视商业经营,使得港口缺失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港口投资运营信息公开度不够,导致腐败滋生、谣言不止;三是过于重视高层沟通,忽视社会调查,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报告也对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对中国海外港口的舆论污蔑、战略制衡、商业干扰做了解析,正面回应了相关不实报道。
报告最后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应处理好战略投资和商业运营的关系,用规范的商业运营保障战略投资的长期有效。其次,应对目前投资的海外港口进行评级、分类,制定有差别的发展计划,引导战略资源精准高效分配。最后,要加强海外港口投资运营的开放性,引入民营资本、本地资本、海外资本,推动港口本土化进程,建设“多边港口”。
国观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蕴岭
国观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蕴岭,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李鼎鑫,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等均对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并勉励国观智库坚持独立智库定位、开展独立研究,把港口研究持续下去,探索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通过建设港口网络,进而建设物流网络、信息网络、产业网络,加强海上连接、推动互联互通,造福沿线国经济发展。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李鼎鑫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海外投资部总经理疏志明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林懿翀,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海外投资部总经理疏志明,国观智库资深研究员、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克伟,国观智库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国观智库资深研究员、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彭宏伟分别从各个角度驳斥了海外对我的“债务陷阱”论调,并建议在海外港口投资运营过程中要更好的加强国别投资环境研究,尤其是要做好人文地图工程;要更好的发挥民企的作用,实现央企和民企的合理分工;要更好的加强法律风险识别和评估,完善国际法律援助体系,更好的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从“大写意”向“工笔画”的转变。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林懿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
国观智库资深研究员、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克伟
国观智库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
国观智库资深研究员、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彭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