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专家合影留念
“此次中美贸易战是量变引起质变,中国长期以来都把美国作为假想敌,如今中美关系到了一个转折点。虽然中美四十年来一直危机不断,但没有一次像此次这么深层。目前美国国内没有一个利益阶层为中国说话,与中国敌对成为了美国国内两党的共识,总统特朗普完成了向中国宣战的‘历史使命’,这是他之前的总统均未做到的。”
刘亚伟
以上是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美国外交学会会员,亚特兰大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和埃默里大学政治学系的兼职教授刘亚伟关于中美贸易战的论述。刘亚伟称,中美关系之所以走到这一步,一方面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要转换中美关系,需要多聆听各界声音。
2018年9月27日,国观智库中美关系系列对话会(第四期)成功举行。本期对话会以“中美贸易摩擦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未来走势预测”为议题,讨论了中美贸易战发生的原因,中美关系缘何走到这一步,中美关系该如何改善等问题,在场的国内外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对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
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认为中美之间贸易战的爆发是长期的量变积累成质变的过程。贸易战的责任可能更多的在中方,中国现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但这需要时间,并不是贸易战能解决的。如今两国相互追加关税,刘亚伟认为中国应该“少一点面子多一点里子”,理智看待贸易战,不要采取报复性行为,非关税报复应该以本国经济不受任何伤害为前提。
“美国群众当前并未受到贸易战太大影响,但接下来的的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里,影响可能会显现,如大量中国进口的节日用品会涨价。”刘亚伟称,中美关系走到这一步,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美国曾经试图将中国拉入国际体系来同化中国,实现和平演变,而如今看来这种想法是黄粱一梦,中国从全球化中大量获益,美国需要刹车。中美关系的演化也与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密切相关,这位总统虚荣心强,不愿认输,不可预测。
刘亚伟分析,要找到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朝鲜半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美国曾寄希望于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这一点是中国可以利用的。但是,当前朝韩、朝美关系转暖,这一点目前也行不通了。中国曾经集中关注中美关系,忽略其他双边关系,现阶段中国需要多注意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
谈到中美关系该如何改善,刘亚伟认为,首先,需要多聆听各界声音;其次,要善待美国企业,美国对中国的敌意越大,中国对美国企业的态度应该更好,以赢得支持;最后,要重视中美在第三方的合作,非洲是中美唯一没有战略竞争和冲突的大陆。
发言最后,刘亚伟还提到了台湾问题,他认为,台湾问题上不仅要和台湾人沟通,还要和美国人沟通。“中美问题说到底,是国内的问题。”如果国内问题不解决,中美关系将毫无转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陈琪在发言中部分同意了刘亚伟的观点:“中美存在战略误解,互相将对方作为假想敌,加以防范。美国认为中国在军事、经济上在追赶美国,中国认为美国是安全最大威胁。当前摩擦实属双方预期之中。”然而,陈琪认为,贸易战责任并不全在中国,美方301调查并不完全正确,美方在逐渐偏离理性轨道。谈到中美该如何破除当前局面,陈琪认为,中美领导人应转换思维模式,曾经中美共识是“双赢思维”,如今特朗普则是零和思维,趁人之危不可取,同舟共济才是正道。“如何解决,缓解紧张的升级?外交层面已经无效了,最好的办法是‘自上而下’,然而当前的问题是这条路也变得困难了。高层互信缺失,越来越薄弱,短期之内外交、高层层面难以缓解。”
中美关系同时考验着其他关系,陈琪指出,其他国家可能需要“选边站”。选边是国际关系的常态,但考验每个国家自身能力。非经济理性的贸易战,势必需要争取他国支持。这也需要中国为他国争取利益,担责任。
陈琪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巍就中美关系如何改善进一步深入讨论,认为当前中国不能针对美国企业,这会造成巨大的后果,正好顺应了特朗普的预想。因此,中国需要将美国企业留下来。李巍认为,从经济数据来看,中国并不需要过度悲观:2005年中国对美依赖程度最高,目前占总出口的19%左右,尚属安全;中国对美出口占中国零售市场总额很小。中国需要担心的是跨国供应链的移出,中国经济成长十分需要跨国供应链。中国对美出口的利益受益者很多是跨国公司,如苹果,波音;甚至会影响欧洲、台湾、日韩跨国公司的转移。这可能会推动台湾与美国签署FTA,跨国中国直接与美国出口。
李巍
陈琪则认为,不需要过度担忧制造业外流,而要警惕起哄,“国进民退”,出现巨大经济下滑,中国要反思不能犯方向性的错误,切勿关起门来自力更生。刘亚伟赞同道:“跨国公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要应对特朗普不该采取‘报复’态度,而应从长远考虑。”
与会专家就中美贸易战中的中方该如何应对进行深入交流。“中美贸易战或成中国改革的机会(经济,政治)。可能会改变西方对中国国的看法,增进信任,实现中美关系的好转。”刘亚伟说道。陈琪认为,在双边关系中,中国要管控危机紧张形势,避免升级。长远来看,中方需下定决心,法制化机制化,规范中美贸易关系。中方采取的态度应该是解放思想,打破中国“避免承担责任”的态度。李巍则表示,我们在战术上应该乐观,因为中国有很多应对方法;在战略上应该悲观,因为中国不会采取这些做法。若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短期能谈成,将给美国带来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