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成果 > 研究报告

《21世纪以来中韩对朝鲜粮食援助的比较》

2022.12.16

中韩两国是对朝鲜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主要国家。朝鲜的粮食短缺及其衍生的灾难是中韩两国的重要关切。中国认为如果朝鲜不改革自己的经济和农业体系,朝鲜始终将面对粮食短缺的状况。因此,中国最关心的是要保持在朝鲜半岛朝韩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在改善与韩国关系的同时,持续对朝鲜进行粮食援助。韩国对朝鲜的粮食援助一直受到严格审查,因为朝鲜一直限制韩国援助机构在朝鲜的活动。与中国的援助相比,韩国对朝鲜的粮食援助更注重政治动机,也更多是依靠非政府组织和企业进行援助。

本文通过三个理论视角来研究中韩对朝鲜的粮食援助政策。第一个视角是黛博拉•拉森(Deborah W. Larson)的分析模型,她认为社会交换是由互惠的交往所驱动的。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中韩对朝鲜的人道主义援助政策的关系进行解释,其中中国对朝鲜的“特殊责任”构成了中朝之间的共同价值。第二个视角是对朝鲜粮食短缺进行政治分析,从而关注援助方与受援方不同的政治目标,特别是两方如何把握在自然灾害中改善双边关系的机会。在中韩对朝鲜的互动中,这种政治目的与传统友谊或民族认同的象征性行动可以影响双边关系。第三个视角是情感,在描述和解释援助行为时,受援国往往由一种隐性的感情所支配,即国家行为的情感因素对援助行为的影响。

本文的核心是对中韩两国对朝粮食援助政策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从战略的角度,以对朝关系为重点。经过几十年积极稳定的发展,中朝关系在21世纪呈现出新的面貌。随着两国建立起新的人道主义援助机制,两国关系正在超越原来的双边政治范畴,已涵盖到社会和人道主义事务。事实上,中国对朝鲜的人道主义援助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即由中国政府主导。而韩国则倾向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即由官方和非政府组织或私营企业等管理。

在我对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对朝鲜的粮食援助研究中,发现尽管“中朝鲜血凝成的友谊”等名义上的情感语言是在外交辞令中使用,但中国官员在制定对朝鲜政策时确实带有鲜明的感情因素。2011年12月,中国政府为金正日委员长逝世致唁电,同时中国对朝鲜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虽然中国国内有声音认为大量对外援助会损害中国经济或导致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出类似要求,但最后还是对朝鲜援助占了上风。随着这一政策的确立,“鲜血凝成的友谊”这一情感语言成为两国关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为以后的关系提供了进一步推进的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感语言已经转变为一种“特殊责任”,并加以制度化,一直持续到今天。

中韩两国对朝粮食援助的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这篇论文主要是对影响中韩对朝粮食援助政策的因素进行研究,政治利益和情感动机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参与进政策之中,以及两国援助政策应改进的方向等。


(国观智库)21世纪以来中韩对朝鲜粮食援助的比较-中文版.pdf

(Grandview institu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s and ROK’s Food Aid to DPRK in the 21st century.pdf


时事评论

刘平丨人工智能安全:新时代中美关系的必答题

活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