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成果 > 时事评论

从“燕行录”看中韩文化交流——在第四期“中韩关系青年沙龙”上的发言

2023.07.17


图片


玄丽娜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韩国人研究生学会前会长


怀着无尽的感激之情,我来参加此次国观智库举办的“中韩关系青年沙龙”。数年前,我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本科,如今重返校园,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这个重返之旅充满了欢欣,同时也让我切身感受到中国的巨变。只是短短十余年而已,周遭一切就已物异人非,仿佛穿越了时光之隔。更不用说,每当翻阅诸如“燕行录”等记录数百年前的史料时,更是让我思绪万分。虽然同处京城,但那时的一切已化为烟尘,唯有轻轻拂去尘埃,将想象融入泛黄的字里行间,才能真切感受到历史的鲜活。这让我对历史资料充满敬畏之情,也激发了我对研究和探索“燕行录”这一历史文献的渴望。

“燕行路”:承载文化的传播之路


韩国在朝鲜王朝时期,每年都会派遣使臣前往北京进行朝贡或履行任务。这些使臣归国后往往会撰写记录,记述此行点滴。这些记录不仅是从外部视角观察中国历史的资料,更是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证词。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以“异域之眼”回望中国的观点,这引发人们对域外汉文文献的学术价值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那些过往曾被一笔带过的历史事件,将在当今中韩交流中显现出不同的文化涵义。


朝鲜到明清时期的中国交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包括陆路、水路和驿站等,现代学者们通常称之为“燕行路”。除了运送进贡物资之外,中朝之间的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科技互鉴等各种传播事件,也都主要依靠这条燕行路。这套跨文化传播体系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成熟而完善,将中华这个当时的中心国家与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燕行路,可谓是当时两个国家机器之间最为重要的联系网络,宛如无数条穿梭不息的血管。而使臣们就像血液一般往来其中,不断输送着养分。


周边国家前来进贡的制度极为严格,每年入贡的时间、人数、路线和抵京后的安排都有详细规定。朝鲜方面对于派遣的人员和物资也非常重视,特别是在人员方面,燕行使臣们都是由身份地位较高的朝鲜大臣组成。也就是说,这些燕行人员代表着朝鲜的主流精英知识阶层,他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回国后会对朝鲜国内产生很大影响。他们在京城停留期间,若无官方反对,都会有充足的时间参观学习,拓宽视野,结交朋友。其中,北京的琉璃厂是朝鲜使节最常造访之地。尽管在不同时期可能会有一些制度上的限制,但他们总会寻找各种机会前往琉璃厂,购买书籍,并在那里与中国的士大夫结识,建立起超越国界的友谊。


“燕行录”:七百年间的古老镜像


这些使臣撰写的记录,被称为“燕行录”。在近七百年的朝鲜历史中,来华朝贡活动几乎从未间断,因此形成了一套丰富的使行文献。根据不同朝代的出使情况,这类文献有着各自不同的名称,元朝时称之为“宾王录”,明朝时称之为“朝天录”,而清朝时则将其称为“燕行录”。近现代以来,学者们更倾向于统称这类使行记录为“燕行录”。


“燕行录”在体裁上兼具多种形式,包括诗歌、日记、游记,甚至还有路程记和地图等。在内容方面,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学、戏曲、宗教、建筑、绘画、民俗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风土人情、宫廷礼仪、历史事件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它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韩文化交流史,乃至东北亚历史、哲学、文学等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被众多学者誉为一面从周边观照中国的镜子。


燕行研究:渐成显学的广袤领域


这一领域目前已有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在韩国学界,东国大学林基中教授编纂的《燕行录全集》是燕行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中国学界,葛兆光老师的《想象异域》和漆永祥教授编撰的《燕行录千种解题》等著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些学者纷纷呼吁更多人将“燕行录”作为研究对象,以推动中韩文化和东亚汉字文化圈中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近年来,中韩学界掀起了对“燕行录”的研究热潮,燕行文献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涵盖的领域和视角也变得更加广泛。在文化传播领域,燕行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形象认知和身份建构、以及文人交流和文化传播。


当朝鲜使臣进入清朝地域后,每每都会面临明显的文化冲击。这些冲击以各种形式被记录下来,其中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通过建筑、绘画、服饰和外貌等视觉元素来构建形象。因此在对“燕行路”的研究中,形象学成为一个开始较早且广泛讨论的研究方向。这类研究将“燕行录”视为一面镜子,以“从周边看中国”的思维方式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文献中涉及的政治、社会、文学、民俗、景观、人物和服饰等方面的形象。另外,从“朝天”到“燕行”的转变,可以看出朝鲜在几百年间一直在不断重塑自身的身份认同,“燕行录”中所体现的对华观念也相应经历了各种变化。特别是在明清鼎革之际,近代东亚的“天下观”逐渐发生演变,原本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在朝鲜知识阶层的建构下发生了种种变化,这也成为近些年研究的重点之一。


另一个研究重点,是关注朝鲜士人与明清文人之间的交流以及文化的传播。燕行使臣在北京期间与当地知名士人互动交流,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对于这种交流情况的考察主要体现在对当时文人之间的笔谈、书信尺牍和书籍传播等方面。尽管两国存在地理和语言上的差异,但作为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两国士人仍然能够通过汉字进行交流。因此,燕行文献中的笔谈、书信尺牍为研究两国士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随着近年来中韩学界对“燕行录”的研究热潮不断高涨,燕行文献的研究逐渐演化成一门富有学术魅力的显学。众多学者满怀对中韩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美好愿景,投身于对“燕行录”的深入研究,期望能够揭示古籍中潜藏的珍贵信息,以及这些文化交流所孕育的深厚友谊。由衷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学子加入对燕行资料的深度挖掘中,利用周边国家的宝贵文献,细细品味祖先们彼此交流与互通的智慧。

燕行之志:友谊之船的永恒航行


参加这次“中韩关系青年沙龙”,既是我对知识的追寻,也是我对未来的展望。真诚期待“燕行录”能够成为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的纽带,通过研究和探索,为中韩两国的友好交流贡献我们青年学子的一份力量。


实际上,即便在当下,中韩之间的“燕行”也并未中断,只是换了另一种形式。如今的外交官、赴华员工和留学生等各界人士,以各自的方式不断书写着现代版的“燕行录”,编写旅行书籍、拍摄在华生活小视频等。我相信,百年之后,这些记录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而我们将成为21世纪的“燕行使”,书写属于我们的现代版“燕行录”,以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友谊之船在中韩两国之间穿梭往来,永不停息。我相信,只有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我们才能共同开创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如同文化使者,继承中韩文明交流的火炬,让中韩两国的友谊与合作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时事评论

刘平丨人工智能安全:新时代中美关系的必答题

活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