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美国将基于双边条约盟友的安全体系称之为“辐辏体系”。近年来,美国正采取措施,将这个体系升级为“栅格体系”。美国网络化亚太地区原有“辐辏”体系的盟友伙伴关系的栅格战略似乎初步完成,但其致命的弱点仍在。
作者:刘平,国观智库防务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日本,这个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毁灭性打击的国家,在美国的拉拢下,正准备加入“奥库斯”(AUKUS, 澳大利亚、英国、美国)集团,以成为这个亚太地区新型核同盟的“第二根支柱”。菲律宾,这个东南亚唯一先后被美国和日本奴役的国家,在美国的怂恿下,与美国、日本在南海地区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并拉上澳大利亚,试图表达所谓绝不向中国屈服和开展反制行动。美国网络化亚太地区原有“辐辏”体系的盟友伙伴关系的栅格战略似乎初步完成,但其致命的弱点仍在。
美国视同盟体系为核心国力优势之一。在欧亚大陆这片世界岛上,其在西边布局有北约。这个成立于1949年4月的军事同盟,从冷战结束初期的26个成员国,已经扩大至当前的31个。俄罗斯视每一次的北约东扩为对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乌克兰战争因此爆发。在东边,美国则有布局有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五个签订有以共同防御为核心内容的条约盟友。传统上,美国将这种基于双边条约盟友的安全体系称之为“辐辏体系”。近年来,美国正采取措施,将这个体系升级为“栅格体系”。
栅格之新意:拼凑更多的三边和多边关系
栅格战略(Latticework Approach)是拜登政府首次抛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概念。其在2022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称,为实现一个自由、开放、繁荣和安全的国际秩序,美国将利用其在世界各地的联盟和伙伴关系这一最重要的战略资产,包括北约、在印太地区的联盟以及其他传统安全伙伴关系,来威慑侵略,阻止侵略。拜登政府还称,欧洲和印太地区的命运相连,美国的北约盟国、欧洲伙伴和在印太地区的盟友伙伴也应相辅相成。
报告称,在这个大国竞争激烈的时代,拜登政府为此将奉行双轨战略。一方面,通过同任何国家,包括地缘政治竞争对手,合作以应对共同的挑战。另一方面,通过栅格战略,深化与民主国家和其他志同道合国家的合作。拜登政府表示,通过印太地区四国集团(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美国)、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通过奥库斯、I2-U2(印度、以色列、阿联酋、美国),正在创造一个强大、有弹性和相辅相成的栅格体系。
菲律宾的小马斯科政府正准备为“辐辏”到“栅格”做更多贡献。4月初的这次演习,是菲美日澳首次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展开联合军演。菲律宾国防部声称,演习的目的“旨在向中国展示四国团结”,菲律宾始终欢迎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进一步提高菲律宾武装部队的能力,加强与伙伴国部队的协作,“如果中国认为,这是武力展示,那是他们的事。我们所做的是世界上所有文明国家都在做的事。”
看看菲律宾与美国、日本的历史。1898年美西战争后,美国从西班牙手中攫取了菲律宾,菲律宾沦为美国的第一个海外殖民地。据美国政府数据,为争取独立,仅在1899年至1902年美菲战争期间,菲律宾就牺牲了20000名军人和200000名平民。1942年,驻菲律宾美军投降后,日军强迫7.8万名美菲联军战俘进行长途行军,前往战俘营。在这场史称“巴丹死亡行军”的历史惨剧中,日军残酷虐待和屠杀战俘,幸存者十不余一。战后审判中,指挥这场行动的日军司令官本间雅晴被处以枪决。日本侵略期间,仍为美国殖民地的菲律宾,其军民死亡人数达100万。
一些菲律宾的分析人士称,现在菲律宾似乎忘记了这段被美国奴役、被日本侵害的历史。菲律宾总统小马斯科表示,希望菲美日澳联合军演能够减少中国在南海的“进犯行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视菲律宾为维持一个自由和开发的印太地区的重要伙伴。
近期,奥库斯的三个成员均表示,正考虑通过“奥库斯”安全机制同日本开展合作。美国希望将所谓的奥库斯这个“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的核潜艇计划与台湾问题相关关联,并把此举描述为“就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出的明确信号”,这自然会引起包括中方在内的地区国家的警惕和反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由于近代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日本的军事安全动向一向备受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的关注。中方还敦促日本切实反省侵略历史,摒弃搞军事安全小圈子的做法,真正走和平发展之路。
奥库斯、四国集团等等,美菲日三边也罢,日本如加入奥库斯,将使之扩容为印太地区的一个新四边机制,这些都是美国为主搭建的“小圈子”,不是真正的多边主义。而小圈子多了,分裂对抗的活动就可能变多,也就可能加大阵营对立的风险。
辐辏之内核:以美国的力量为重心
“辐辏体系”(Hub-and-Spoke System),即以美国为核心,以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为支撑,就像车轮的辐条聚集到中心一样,构成的冷战时期美国亚太地区的安全架构的核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79年间,美国在亚洲维持着这样的一个防务安全联盟体系,专注于条约盟友者几个关键的双边关系和共同防御条约。开始,辐辏体系战略旨在成为对抗前苏联扩张主义的堡垒,并使美国能够在具有不同战略目标和历史怨恨的地区开展行动。这个战略,及该战略形成的体系,从本质上讲,美国充当了一个“枢纽”,与该地区国家有许多的双边“辐条”。其中,日本和澳大利亚,作为美国在亚洲最强大的盟友,从高端防务互操作性到信息化分享以建设军事能力。辐辏作用很是明显。但日本和澳大利亚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韩国对日本的历史积怨和警惕强烈,澳大利亚这个“南锚”处在地理的边缘。几十年来,“辐辏”这个建立在双边排他性联盟关系的“中心辐射”模式,其应对地区安全的原子化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环境。美国试图借助亚太地区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升级其地区防务和安全关系。拜登政府将这种网络化的努力定义为“栅格战略”。
但这种做法存在风险。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的研究称,冷战后,“辐辏”或是网络化“辐辏”的努力,对冲中国的崛起是美国最显而易见的核心考虑。但一个结构合理的亚洲安全架构应围绕威慑特定行为,而不是遏制特定国家或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其他合作伙伴必须同时管理战略认知和地缘现实,以防止“遏制”这种冷战思维主导地区安全架构的搭建,特别是引发这种架构蓄意针对中国的后果。美国等各国还须努力防止潜在的合作伙伴入伍的努力招致北京的彻底敌意。
研究还称,这种网络化的亚洲安全架构是而且应该是不可或缺的。美国在做,并在安排其盟友做得更多,以至在更多地方,将辐条到辐条连接起来,形成与新的区域合作伙伴关系。
阿喀琉斯之踵:错误的对华认知和战略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到申请奥运会成功,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福建号”航空母舰下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阶段。
美国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地缘竞争对手,最有能力和意愿改变国际格局的国家,并视中国为“实力相当”的挑战者。事实上,相对美国而言,中美国力此消彼长的过程自然有其规律,不会是一条直线。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6万亿元(名义GDP),折合成美元是17.9万亿美元。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023年的GDP规模为27.37万亿美元。中美GDP的差距从2018年时的约23%,拉大到了当前的约35%。这似乎重新低于了一些分析人士担忧的美国必定打压的“66.6%”魔咒水平,此时美国应该对中国更放心一些。但事实是,美国对中国防范遏压围堵的烈度仍在加强,手法不断翻新,栅格战略既是这样的一种新手法。
中国“和而不同”的战略文化深植于中国人的内心。中国政府一再表示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无意争夺世界霸主地位,也反对霸权主义,强调太平洋之宽阔,世界之大,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但如果美国执意将中国视为对手,这个执念,就可能产生“视谁为敌人,就会把谁制造为敌人”的后果。历史上,没有逃离的修昔底德陷阱那些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被战火摧垮,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雅典的崛起及斯巴达因之而产生的恐惧”这个矛盾。
美国亚太安全架构的阿喀琉斯之踵,似在于没有基于正确的中美相处之道来规划和执行。从辐辏演化为栅格,美国似乎是在因时而变,因时而治。但无论辐辏战略还是栅格战略,都是冷战思维下的产物。无论是辐辏体系还是栅格体系,都主要是针对假象敌人的排他性的小集团。美国的这个“因时而治”没有“一本于道”,仅仅“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业”,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其维护地区主导权和全球霸权,而不是为地区国家和地区安全服务的。
如中美冲突,不仅给两国带来难以承担的灾难,美国“栅格”战略中的那些“栅”“格”类的地区国家来说,更可能带来没顶之难。“栅”、“格”也会加大美国身不由己的战略困境。亚太地区也好,印太地区也好,甚至整个地球,是中美和地区其他国家的共同家园。人类可能只有逃离地球,才能逃脱第三次世界大战产生的灾难,因为核战争可能把人类文明打回石器时代,也可能把地球变得不适合人居。美国航天科技巨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马斯克表示,月球的距离都不能起到足够的隔离作用,因为第三世界大战中,人们可能会往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上扔原子弹。只有火星,这颗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2.25亿公里的行星,才可能提供足够的隔离作用和反应时间,以保存人类意识这个茫茫宇宙之唯一的脆弱的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