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成果 > 时事评论

刘东和、杰夫 | 美国两党纲领中的对华政策及未来展望

2020.10.10

_114011541_53828811.jpg

作者:国观智库特约研究员刘东和、杰夫


本期观象速读:

1. 随着大选的临近,特朗普政府必将再一次加大反华调门,以图刺激中国回应美方的挑衅,并重新定义中美关系,将中美关系引领至一种任何美国总统都无法扭转的局面。

2. 虽然拜登不会如同特朗普一样,将中美关系推向全面对抗的边缘,但与中国竞争的战略已成为两党的共识,无论谁上台,都会对华采取强硬措施,只是实施策略的方式不同而已。

3. 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美国大选之后执政党都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竞争”正在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此次美国大选关注中国议题,其涉及范围之广,是美国总统竞选史上前所未有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分别于8月17日和24日开幕,宣布了各自最新政策议程。但是,共和党没有推出新党纲,各领域将沿用2016年党纲的政策思路。两党为选票竞相抨击中国,声称要在多个领域上对华采取强硬措施,对外传达的信息颇具对抗性,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一、美国共和党对华政策


8月24日至27日,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主要活动在线举行。大会开始前,特朗普竞选团队在其竞选网站上公布了“特朗普第二任期议程”,主题为“为你而战”(Fighting for You)。议程主要概述了10个核心优先事项,分别为就业、根除新冠疫情、结束对中国的依赖、医保、教育、排干沼泽(drain the swamp:特朗普的竞选口号之一,旨在清除联邦政府官僚主义的问题)、保卫警察、结束非法移民并保护美国工人、为未来而创新、美国优先外交政策等。

 

1.png

值得注意的是,在议程的最顶部是“就业”和“根除新冠疫情”,紧接着是“结束对中国的依赖”一项。该项列出了一系列政策要点,其中包括:从中国带回10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为从中国带回工作岗位的公司提供税收减免;对将制造业务带回美国的基础产业(如制药和机器人技术)实行100%的费用减免;业务外包给中国的公司不会获得联邦合同;让中国对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传播负全责。

 

2.png

显而易见,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施政纲领延续着其第一任期的风格:针对中国、孤立主义、拒绝移民、保障美国人优先就业。


8月27日,特朗普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提名演讲,并进一步阐明了这些计划。在长达70分钟的演讲中,特朗普向对手拜登展开了全面攻击,指责拜登和民主党将美国现状描述为“黑暗季节”,而他讲述了一个“光耀伟大的美国”。


与共和党的政策大纲和议程一致,特朗普在演讲中15次提到中国并且措辞强硬,声称“我对美国人民信守诺言,并且对中国采取了美国历史上最强硬的措施......拜登为中国的崛起而欢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支持拜登;“如果拜登当选,中国将拥有我们的国家”。特朗普还批评拜登将美国的工作岗位转移去中国,称拜登的议程是“中国制造。”


特朗普对华强硬目的是激励自己的基本盘,与摇摆州的蓝领工人或独立选民产生共鸣。

随着大选的临近,特朗普政府必将再一次加大反华调门,以图刺激中国回应美方的挑衅,并重新定义中美关系,将中美关系引领至一种任何美国总统都无法扭转的局面。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谢淑丽(Susan Shirk)说,与冷战时期相比,美中之间没有良好的沟通和危机预防的能力,美中现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


二、美国民主党对华政策


美国前副总统乔·拜登在20日接受提名演讲中,只有一次提到中国。他表示,美国将制造所需的医疗用品和防护设备,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拜登可能有意少提中国,但又不完全将中国置之不理,以免被特朗普牵着鼻子走。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认为,民主党党代会没有着重谈及中国问题是因为外交议题不是美国选民最关心的议题,拜登的对华政策虽然比较“传统和温和”,但与特朗普对中国的基本态度是一致的。


民主党的新党纲则与拜登演讲迥然不同。8月18日,民主党公布新党纲,强调多边主义以及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的重要性。提出要与其他国家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抗衡中国。在贸易上,民主党党纲批评特朗普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根本没有胜算”,给美国农民、制造商、工人和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困难,但也同时指出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试图操纵汇率,用倾销或者不公平补贴等方式破坏美国制造业的国家采取强硬措施。在知识产权和网络安全上,民主党党纲基本延续2016年的表述,声称要对“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采取行动,要求中国停止针对美国公司的“网络间谍活动”。在环境保护上,民主党表示要构建国际联盟反对中国等国家将污染转嫁给其他国家,但也寻求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合作。在军事层面上,民主党致力于制定新的军备控制协议,且涉及中国的核武器和军事力量。美国将在南海维护“航行自由”,“抵制中国的军事威慑”。民主党党纲还声称将全力在“人权”议题上对华强硬,并要拉拢盟友“制约”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有别于2016年的民主党党纲,新党纲删除“一中”政策的表述。2016年的民主党党纲第44页写道,民主党承诺履行“一个中国”政策。


 3.png

美国民主党2016年党章截图


而在2020年的新党纲第88页,民主党不提“一中”政策,只留“与台湾关系法案”。


4.png 

美国民主党2020年党章截图


民主党党纲全篇22次提到中国,对华政策方面持强硬立场。虽然拜登不会如同特朗普一样,将中美关系推向全面对抗的边缘,但与中国竞争的战略已成为两党的共识,无论谁上台,都会对华采取强硬措施,只是实施策略的方式不同而已。在民主党看来,美国应该抱持自信的态度去处理美中关系,确信能够领导国际各方力量遏制恶意行为,同时在气候变化、国际防扩散等全球性问题上寻求合作,确保“美中竞争不会危及全球稳定”。


三、大选之后美国对华政策展望


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美国大选之后执政党都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竞争”正在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民主党党纲不再包含支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容,将支持台海两岸议题在“符合台湾民众愿望与最佳利益的情况下”和平解决,而这种和平解决的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难以实现。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数据,68%的台湾民众对美国有好感,对大陆抱有好感的台湾民众只占35%,并且超七成台湾民众支持与美国加强政治和经贸联系。民进党和国民党的力量对比,决定了台湾地区“亲美远陆”的趋势愈发明显。


共和党2016年党纲不但没有提到“一个中国”政策,反而首次列入美国对台“六项保证”。特朗普派卫生部长阿扎尔访台,加强“与台湾的双边经贸合作,支持台湾直面中国大陆的压力”,批准向台湾军售“爱国者”-3型导弹设备和技术,释放进一步提升台湾地位的信号,同时也是在鼓励西方盟国一起改善升级与台湾的关系。


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两党政策思路都比较简略,共同提出要采取进一步行动,在南海维护“航行自由”。目前来看,美国政府主要的策略是组建地区联盟来对华施压,加强在南海附近的军事部署,通过军事活动或军事演习来显示对中国的强硬姿态。


民主党2020年党纲继续没有明确提到“亚太再平衡”或“转向亚洲”战略,但坚持强调美国将深化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的盟友关系。而共和党2016年党纲对其亚太盟友一笔带过。特朗普政府更倾向于“从中国看亚太”,采取“交易主义”思维和策略处理盟友关系,将安全承诺视为“商品”,让亚太盟友在南海海域及其岛屿上一起分享蛋糕。


近年来,国务卿蓬佩奥、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把南海称为“有争议区域”,对于中国海军实力的增长,南海岛礁的扩建深感“不安”。美国主导环太军演,联合多国“谴责中国控制进入关键贸易路线和水道的行为”,以“打造一个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领导的“南海联盟”和“印太战略”,在“在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上,问题越来越复杂化,争端越来越国际化。中国在海洋权益的较量中不再是1对8,而是1对9(加上美国),也可能出现1对10(加上印度)或1对11(再加上澳大利亚)的局面。


在人权问题上,美国利用涉港、涉疆、涉藏议题紧逼中国,频频出手制裁。中国认为美国用人权做借口长期霸凌世界,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在人权领域的发展视而不见,霸权主义色彩浓厚的偏见和双重标准阻碍了两国的良性合作。美国认为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掩盖了“人权问题”或者说这一问题被严重低估。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大,美国在人权领域影响中国的“民主灯塔”光芒越来越暗淡,美国希望通过制裁改变中国的民主线路图,迫使中国在其他领域妥协让步。


在科技领域,美国两党政治领导人都一致认为,特朗普政府启动对华“战略竞争”态势,得到了美国国内的普遍赞誉。美国政府会继续针对中兴、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制裁并扩大制裁范围,致使中国无法购买使用美国的高端芯片和软件,削弱中国高新领域产业的竞争力,让中国企业无法获得联邦合同,对中国赴美上市公司进行深度调查和严格控制,阻止中国高科技企业在美国股市获得融资。美国政府通过补贴全额搬迁费用,让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并实现“保护美国国内的制造业及保障就业”的施政纲领。


在贸易政策上,从全球化和世界分工的角度去看问题,广义上的经贸脱钩是不存在的。中国推出的“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倡议,在美国看来是中国拓展国际影响力的战略工具,与更多国家成为“经济盟国”,减低对美元的依赖,给中美之间带来了广泛地竞争。“一带一路”覆盖、重叠、冲击了美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利益触角,威胁动摇了美国的领导地位。两党党纲和政策议程都加大炒作“中国牌”,指控中国侵犯知识产权、操纵货币、要求中国和其他国家实行“更公平的贸易政策”,保护美国国内的制造业。


在人文教育上,美国准备牺牲部分利益,提高签证附加条件限制中国学者和科学家赴美参加科技学术交流,减少中国赴美留学生,加深社会隔阂,达到中美两国社会逐渐脱钩的目的。


在金融上,美国可能会忍痛把中国赶出由美国控制的全球美元结算系统,给中国造成硬伤。就像2012年欧美对伊朗的核工业进行制裁,将伊朗4家银行从SWIFT中踢出去,迫使伊朗与美国进行核谈判,最终达成“伊核协议”。


在大战略上,华盛顿摸清了北京在中美关系上拒绝脱钩,避免对抗,降低风险的底牌,未来将继续主动对华采取全方位施压的强硬措施。海陆空多层次试探,了解解放军实质性的战斗力;“接力赛跑式”的制造争端,挟持舆论抹黑对方。在近期战略阶段上,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计划;在长远战略阶段上,美国可能制造“颜色革命”,借此颠覆中国,创造更有利于维护美国大战略利益的国际环境。


两党党纲是美国大选期间向选民阐述论调两党政策方向的正式竞选纲领,对两党总统候选人并无强制性约束力。选举结束后,两党依然会进一步动态调整党纲,具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复杂得多。


从整个民主党的政策纲领来看,2016年的党纲中对涉及中国政策的着墨很少,但2020年的党纲中涉华议题显著增多,而且变化明显。删除“一中”政策的表述是释放一个重大信号,大大增加民主党政策空间。一旦民主党赢得大选,民主党人可能会利用台湾问题来抢占战略主动,保留进退兼具的空间。


对中国而言,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并不重要。美国大选结果不会扭转其对华强硬政策的基调。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应该更现实地看待中美关系的变化,做好长期与美国竞争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稳定的结果,冷静应对,以柔克刚,避免陷入群狼围堵。


时事评论

刘平丨人工智能安全:新时代中美关系的必答题

活动回顾